一、项目背景:调研与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技工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甚至更复杂些。为了进行疫情后的校园心理重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以旅游健康产业系进行试点,以全系在校生为调研对象,进行线上全面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愿的方式进行。本次收到有效问卷486份,其中男生208名,女生278名。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后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问题。调查从学生常见情绪入手,采用五点量表,设置分值1至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调查显示,学生常见情绪的平均值分别为:平静(1.34)、紧张(2.02)、焦虑(2.07)、害怕(1.68)、悲伤(1.66)、孤单(2.00)。其中焦虑的平均值远高于其他情绪平均值,且焦虑、紧张与孤单的情绪平均值相差不大。在引发焦虑情绪过程中,男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女生的焦虑来源更为广泛,女生宣泄情绪的方式也更多样化,更倾向于听音乐、找人聊天、唱歌、冥想等,男生则更倾向于打游戏和做运动。
调查学生的需求,了解到现阶段学生希望学校或系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的内容分布为:情绪管理(73.18%)、学习心理辅导(50.45%)、同伴交往(44.54%)、生涯规划(40.67%)、亲子交往(33.82%)和其他(1.89%)。其中“情绪管理”位居首位,这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情绪易冲动、不稳定。就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能够意识到情绪问题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并希望通过接受情绪调节的方式为管理自身情绪寻找有效方法。这就成为本项目的开发依据,我们试图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激发朋辈影响和团体动力,探索开发游戏类校园活动项目。
二、项目设计:创设校园心灵“跳蚤”超市项目
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不敢正视、不敢面对自身的情绪问题,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问题,本文大胆创新,借助游戏化心灵“跳蚤”超市项目的沟通方式,化解学生消极情绪。在保护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让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能从侧面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而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之交流、谈心,在理解中进行高质量沟通,体会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进而找出有效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心灵“跳蚤”超市以购买并体验5大项目为主体方式,初期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带学生进入心理调查阶段,后期以“超市”(观看电影、阅读书籍、茶酒调饮、居家厨师、树洞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超市”内购买并体验相关项目,从而抒发情绪,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回归正常心理状态。
心灵“跳蚤”超市设计时,可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节。通过该项目里的游戏方式逐一实现,只要愿意玩游戏的同学都有机会抒发自己的情绪。二是社会层面。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学校、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学院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从而达到早排查、早疏导、助健康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
(一)实施方法
通过游戏方式把学生带入轻松的“超市”里,学生自由选择娱乐方式,如观看电影、阅读书籍、茶酒调饮、居家菜式搭配、树洞对话,体验相关项目来舒缓情绪。茶酒调饮和住家厨师项目是由学生在网上自由创作饮品或菜式,心理老师对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发掘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而排查出潜在心理有异常的同学。
(二)实施过程
以学院旅游健康产业系的学生为测试对象,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使用手机注册或微信登录小程序,以玩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超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发掘潜在的心理异常个案,使系部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心理异常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
心灵“跳蚤”超市实施过程
四、实施效果
利用系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宣传,本项目在系部的知晓率为100%,相关推文浏览量达1200人次以上。运行3个多月来,累计参与初期游戏的在校人数达605人,项目体验人次达605人,发掘心理异常个案10例,有效疏导学生心理488例。在校内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协力下,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们舒缓了情绪,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本项目结合了心理学投射原理、心理游戏(心理小卡片、沙盘的形式),将受访者内心隐藏状况外显化,便于班主任正视。
(一)心灵“跳蚤”超市项目1:电影介绍活动
看电影可以放松心情,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在心灵“跳蚤”超市,设置了多部电影介绍的短片,能够让同学们找到自己心仪的电影。其中《当幸福来敲门》《海洋之歌》《盗梦空间》《肖申克的救赎》等电影颇受同学欢迎。通过电影作为媒介,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自己问题的认识和启发,促进情感的释放与宣泄,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角色认同,开发潜意识的资源。电影同时提供一个虚拟的治疗场所,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获得安全感。
(二)心灵“跳蚤”超市项目2:手绘活动
手绘可以让同学们很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将无法用言语与他人沟通的东西,用画画的形式呈现,心灵“跳蚤”超市的手绘活动提供原材料,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将内心所想呈现。手绘作为各类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在本质上具有对内在心理、人格、感情、人际关系、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表征功能。同学们利用绘画这种非言语的途径,将自己潜意识中压抑的感情障碍与心理冲突转化为具体形象,传递出个人的需求与情绪,同时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释放不安的情绪,获得心理满足,经过作品的创作和对作品的分享讨论,又能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
(三)心灵“跳蚤”超市项目3:读书会活动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有些学生喜欢阅读,通过分享,找到知己,互相沟通内心的想法,打开自己的心门。心灵“跳蚤”超市提供了读书会资源链接给学生,学生可以挑选喜爱的读物,完成简单的读后感后提交。读书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心理困惑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书本上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阅读过程有助于学生通过心理活动和作品内容之间的整合产生领悟,从而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
心灵“跳蚤”超市项目中的读书资源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平均每天阅读量高达300人次,其中人际关系与沟通、积极心理学、故事类的书籍材料点击率偏高,通过读书会的成立与感悟分享,同学们的情绪及心理趋向平稳,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四)心灵“跳蚤”超市项目4:一家之煮、创意茶饮活动
假如要做一道菜或者调制一杯喜爱的茶饮,你会挑选哪些食材进行搭配呢?结合颜色、气味、喜好在超市模拟平台中进行挑选,最终呈现一道心中所想的菜式。心理老师会在后台留意到该生的选择过程,从而作为情绪调节能力的判断依据。
典型成效个案:系部学生小B在家通过新闻、报纸等媒体,每天关注有关疫情的变化,心中顿生心理阴影,出现害怕死亡的心理异常迹象。通过游戏进入“超市”后,选取了调酒茶饮的项目,连续调制了几杯“血腥玛丽”、“黑色星期五”。根据数据分析,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发现,该生确实出现过幻觉,去医院检查后诊断为精神障碍,要住院一周。通过“超市”游戏,及时发现问题,把学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心灵“跳蚤”超市项目5:“树洞对话”活动
这是一个长在神秘之树上的“树洞”,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烦恼、苦闷或者心事偷偷向“树洞”倾诉,静静等待,“树洞”会给一个贴心的小回复。学生也可以选择成为“树洞”的守护者,从“树洞”这里领取一个倾诉,回复一句善意的鼓励、建议或者任何想要说的暖心话语。通过树洞的形式,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并学习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正视不愉快的情绪,学会寻找良方消除不愉快的情绪,常拥良好的心态。
典型成效个案:系部学生小A通过主题班会进入“超市”小程序,选择观看电影《盗梦空间》介绍和阅读书籍《命运摆渡人》,从侧面体现了该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被居家隔离产生了无聊、需要宣泄的情绪。班主任观察到心理异常的苗头后,引导其通过树洞对话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绪。学生诉说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不满情绪,由于居家隔离不能外出,天天在家太无聊,姐姐又刚生了小孩,以往把她视为掌上明珠的父母一下子把重心转移到小孩身上,她感到被忽略了,还做出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引起父母的关注。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通过树洞录音了解到该生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从校内心理档案调出了该生的心理档案,在心理焦虑方面(学习焦虑,人际焦虑)的占比分值偏高,容易自卑自责。因此,班主任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共同参与校内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亲子关系的讲座,缓解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六、推广应用价值
(一)结合专业特色,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通过心灵“跳蚤”超市项目的推进,学生在游戏平台中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班主任、心理老师能在后台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学生情绪产生的根源,并结合日常的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这让班主任可以尽早掌握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及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化解,最终能够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境学习与生活。
(二)游戏化管理方法,迎合现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性
心灵“跳蚤”超市项目是在游戏中,摸查了学生的情绪管理状况,既有趣又有创新性,特别在新生入学的心理状况调研环节,具有关键性作用。心灵“跳蚤”超市项目暂且放下了传统的问卷调研方式,结合专业游戏化管理平台,让学生敢于正视自身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敞开心扉,与班主任、心理老师共同探讨情绪管理问题,是开展学习生涯规划的重要开端。同时,本项目也为班级的管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三)游戏化情绪管理项目的推广,让家校沟通更顺畅
心灵“跳蚤”超市项目让家长更容易正视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问题,及时预判学生的不良情绪出现。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学生把游戏化情绪管理的情况与家长分享、沟通,甚至有学生手把手将父母的情绪管理问题通过游戏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演绎,帮助父母走出情绪问题的困惑。游戏化管理简易操作的方法和形式,更能让学生及家长接受、正视自身的情绪管理问题。